破阵乐:pòzhènyu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唐乐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二》:“《破阵乐》,太宗所造也。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謡《秦王破阵乐》之曲。及即位,使吕才协音律,李百药、虞世南、褚亮、魏徵等製歌辞。”唐王建《田侍郎归镇》诗之六:“广场《破阵乐》初休,彩纛高於百尺楼。”《太平广记》卷二○三引《国史异纂·唐太宗》:“《破阵乐》,被甲持戟,以象战事。”《花月痕》第四八回:“采秋传令大家高唱《破阵乐》,那小穴便洞开了。”2.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双调,一百三十三字,仄韵。3.曲牌名。★《新唐书.礼乐志》、《大日本史》、《雅乐》、李小华《刘凤学访谈》、L.R.E.Picken《MusicfromtheTongCourt》.--作者:刘凤学★舞名;乐名。唐朝(公元618~公元907)乐舞之一。又名《七德舞》、《秦王破阵乐》、《神功破阵乐》、《小破阵乐》、《破阵子》。分属「坐部伎」与「立部伎」,也是「十部舞」之第一部「讌乐」中,四首乐舞之一。曾以雅乐型态,用之于郊祀及宗庙祭祀。该舞源自唐太宗(公元626~公元649)作秦王时,征战胜利,士兵及民众欢呼歌唱之曲。太宗即位后,于贞观元年(公元627)正月初三,欢宴群臣,首次于宫廷表演该乐。令魏徵(公元580~公元643)、虞世南(公元558~公元638)、褚亮、李百药(公元565~公元648)改制歌词。贞观七年(公元633)太宗亲制《破阵舞图》,由起居郎吕才(约公元600~公元665)排练。舞者一百二十人,披甲执戟,按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舞分三变,每变为四阵,来往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象战阵之形。是年演出,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加之杂以龟兹乐,雷大鼓,声振百里,动荡山谷。有十余少数民族之官员,自请参予舞蹈,久而乃罢。自此,每有大庆典,必演出该舞。显庆元年(公元656)正月,改《破阵乐》为《神功破阵乐》。麟德二年(公元665)十月颁布:凡郊庙享宴等所奏宫悬,其中武舞用《神功破阵乐》。舞蹈与音乐为配合祭祀礼仪,作了适度的调整;音乐由五十二遍改为二遍,舞者六十四人,以八佾之制列入雅乐。当「十部乐」制建立时,太常寺太乐署协律郎张文收(?~公元670)将《破阵乐》纳入「十部乐」之第一部「讌乐」。「讌乐」中之《破阵乐》,舞者四人,不持舞器,着绯绫袍、绯绫裤、锦标。音乐乐器有:玉磐一架、大方响一架、搊筝一、 箜篌一、小箜篌一、大琵琶一、大五弦琵琶一、小五弦琵琶一、大笙一、小笙一、大筚篥一、小筚篥一、大箫一、小箫一、正铜拔一、和铜拔一、长笛一、短笛一、楷鼓一、连鼓一、鼓一、桴鼓一、工歌二。「二部乐」制建立时,一百二十名舞者之《破阵乐》属「立部伎」,四名舞者之《破阵乐》属「坐部伎」。玄宗(公元712~公元755)时代,曾用数百宫女舞《破阵乐》。该舞于公元701年(又一说为公元703年)传入日本,乐舞谱保存至今。日本称其为《皇帝破阵乐》或《皇阵乐》。舞者四人或六人,不持舞器。日本亦另有《秦王破阵乐》,系四人舞,持舞器。刘凤学于1983-1984年,在英国剑桥,根据毕铿博士所译之《皇帝破阵乐》之乐谱,重建此乐舞,并用拉邦舞谱书写。于1993年由四名新古典舞团舞者,首演于台北市,国家戏剧院。★ 破阵乐又名七德舞,表现战争生活及李世民的军事思想。是唐代立部伎、坐部伎中最着名的舞蹈,变化较多,影响较大,应用范围广泛。原是根据一首群众创作的歌舞曲[秦王破阵乐]所编制,据[隋唐嘉话]卷中:「太宗之平刘武周,河东士庶歌舞于道,军人相与为秦王破阵乐之曲,后编乐府云。」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黄袍加身,欢宴群臣,于贞观元年(627)首次在皇宫奏起庄严的秦王破阵乐,尔后宴会必奏之。贞观七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战阵生活的体会,编制[破阵乐舞图],诏魏徵、虞世南等为之歌词,因名七德舞。「七德」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是指禁暴、戢兵、保大、保功、安民、和众、丰财。又命宫廷乐官吕才编成「破阵乐」舞蹈,加以排练,数日而就。原图已佚,其文字描述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左圆右方,先编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在立部伎中,舞者一百二十人,身穿银饰盔甲,手持戟,舞蹈队形左圆右方,前有战车,后有队伍,时而变横队如鱼群比次而行成鱼丽阵,时而变纵队前后相随成鹅鹳阵,有时中间成箕形张开,两翼舒展,队伍时屈时伸,相互交错,最后首尾相应,连接一起。全舞分三大段,每段四次变化阵势,伴奏用大鼓,乐调有龟兹声,快慢的击刺动作和着雄壮的歌声,具有浓厚的战斗气息和雄壮的气势,颇能表现李世民执政初年的兴盛气象。秦王破阵乐原系来自民间,又入归民间,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感化力,原不仅局限在乐舞本身,而是寓有唐太宗的乐舞思想。第一,是指乐与政通,若百姓安乐,金石自谐。第二,是指人和则乐和,制乐陈其梗概而已,故臣子有请求在乐舞中图状破刘武周、窦建德等战功者,太宗不同意。第三,所以被于乐章,表示不忘本,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仍企望以人和求乐和,总之,秦王破阵乐之指导思想不是「扬威」,而是「宣德」,所以内使氓庶咸歌,外使万邦归向。为着移风易俗,布教施化,有其寓教于乐之目的。高宗时,此舞改名「神功破阵」,用于祭祀的武舞,玄宗时,编入坐部伎中,仍然发扬蹈厉,声韵慷慨。此舞在唐代流传三百年,并传到吐蕃、日本。--作者:陈章锡★唐代三大乐舞之一。本为唐初军中乐舞,原名「秦王破阵乐」,李世民所作,后发展为大型武舞曲,远近闻名,曾更名为「七德舞」。后只沿用为词牌名。也称为「破阵子」、「十拍子」。
1、《破阵乐》,玄宗所造。
2、李世民的《破阵乐》,又名《七德舞》。
3、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4、(包括太宗时创制的《景云》、《庆善》、《破阵》、《承天》四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以上武后时创),《龙池乐》,《小破阵乐》(以上玄宗时创),一般演于朝廷宴享、朝会之时,但不象九、十部乐那样整套演出,而是由皇帝钦点,每次仅演其中几部。
5、日本尚保存有敦煌写卷的《秦王破阵乐》曲谱,相传是唐代石大娘所演奏的五弦琵琶谱。
6、等一些文官修改歌词”,并把此乐舞改名为《七德舞》,命当时精通音乐的大臣起居郎吕才排练新编的《秦王破阵乐》。
7、相期共醉凯日下新翻破阵乐”,下联是“一年夏始溯歇浦来时弦歌不辍故江应无恙将见同归棹真如再现读书声”寓意抗战必胜,暨大复迁上海指日而待。
8、从立部伎《破阵乐》改编而成。
9、到了贞观元年正月,唐太宗李世民大宴群臣,在大殿上演奏了经过加工整理并重排练的《秦王破阵乐》。
10、唐朝就出现的秦腔曲目《秦王破阵乐》,就是取材李世民征战的故事。
11、时曾用数百宫女舞《破阵乐》,变成供欣赏的表演性舞蹈。太宗为秦王时,征战四方,民间歌唱《秦王破阵乐》之曲。
12、《破阵乐》随唐太宗英名远播,影响深远,名传中外。
13、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
14、立部伎所演奏的大型乐曲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等。
15、坐部伎(坐式演奏)内容有长寿乐、天授乐、宴乐、龙池乐、鸟歌万岁乐、破阵乐六部,演出水平和地位高于立部伎(站式演奏)。
16、《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
17、业绩的《破阵乐》。
18、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
19、太宗诗歌在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太宗编写了著名的秦王破阵乐。
20、破阵乐》称为秦王腔,简称“秦腔”。
21、有《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圣寿乐》、《光圣乐》,凡八部。
22、时的《小破阵乐》,皆源出《秦王破阵乐》,其形式有所变化。武德三年五月,李世民在绛州屯兵,军中作有《秦王破阵乐》。
23、时,民间已有歌颂李世民打败刘武周的《秦王破阵乐》诗歌,李世民曾说:“朕昔在藩邸,屡有征伐,世间遂有此歌。
24、《大定乐》,出自《破阵乐》。
25、其他如唐代著名乐曲《婆罗门》(又名《婆罗门》、《望月婆罗门》,唐天宝时(公元742年)改名为《霓裳羽衣曲》,曲中有古印度音乐的影子),《秦王破阵乐》,《遐方怨》,《鹊踏枝》,《诉衷情》,《望江南》,琵琶曲《明妃怨》(明妃即王昭君),大型套曲《青天歌》等,这些曲目丰富、内容广泛、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的古乐,充分再现了唐代音乐的辉煌风貌。主要作品有:民乐合奏《赛刀会》、二胡协奏曲《祝福》;二胡协奏曲《新婚别》(与他人合作);琵琶协奏曲《杨贵妃》、《红楼梦》;柳琴(中阮、筝)协奏曲《文成公主》、《望月婆罗门》;古筝协奏曲《海青拿鹤》;民乐合奏《舞曲四首》、《韵》、《郑成功》、《镗》、《意象集?黄山》、《水乡欢歌》;吹打乐《普天同庆》、古筝独奏曲《台湾儿女的心愿》、柳琴独奏曲《火把节恋歌》,重奏曲《赶会》、《乡魂》。
26、出版CD:张之良笙作品专辑“秦王破阵乐”;磁带:“山寨之夜”等。
27、时的《小破阵乐》,皆源出《秦王破阵乐》,其形式有所变化。
28、如吸收传统武舞的《破阵乐》、《大定乐》,以及有名的《圣寿乐》等。
29、其室外表演为八部:(1)《安乐》、(2)《太平乐》、(3)《破阵乐》、(4)《庆善乐》、(5)《大定乐》、(6)《上元乐》、(7)《圣寿乐》、(8)《光圣乐》;室内表演为六部:(1)《乐》,包括《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2)《长寿乐》、(3)《天授乐》、(4)《鸟歌万寿乐》、(5)《龙池乐》、(6)《小破阵乐》。
30、破阵乐,太宗所造也。
31、唐代宫廷燕(宴)乐《立部伎》、《坐部伎》中,都有人数不等的《破阵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