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yìguān 基本解释:(1)[clothesandhat]∶衣服和礼帽(2)[dress]∶服饰衣冠不整(3)[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详细解释: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餘年不絶。”2.泛指衣着,穿戴。唐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明钱澄之《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汉年。”徐迟《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3.专指礼服。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4.代称缙绅、士大夫。《汉书·杜钦传》:“茂陵杜鄴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以相别。”颜师古注:“衣冠谓士大夫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高公见他説罢,晓得是衣冠中人,遭盗流落,深相怜悯。”高旭《元旦》诗:“剧怜肝胆存屠狗,失笑衣冠尽沐猴。”5.借指文明礼教。《宋史·胡铨传》:“秦檜,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而为左衽之乡。”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诵佛经说下》:“知大地之广,则能敬佛;知圣王之道,行於衣冠文物之邦,则不为怪谬之谬,谓三教同源。”穿衣戴冠。汉刘向《说苑·修文》:“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説而文之。’”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华原郡王,燕王子也,性好昼睡,每自旦酣寝,至暮始兴,盥濯櫛漱,衣冠而出。”《花月痕》第五十回:“荷生衣冠升帐,中军传呼倭目一人进见。”★◎衣冠yīguān(1)[clothesandhat]∶衣服和礼帽(2)[dress]∶服饰衣冠不整(3)[gentle]∶指绅士,借指礼教、斯文衣冠之弟★衣服和帽子。《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儒林外史.第一回》:「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搢绅、名门世族。《文选.沈约.奏弹王源》:「自宋氏失御,礼教雕襄,衣冠之族日失其序。」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中国有确切历史纪年的非歌舞类的戏剧演出活动“优孟衣冠”,要比忒斯庇斯早60年,且具有更完备的戏剧因素。
2、你看这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当街调戏妇女,真是斯文扫地。
3、他永远衣冠整洁,头发一尘不染,文质彬彬的令人畏然起敬。
4、三这日,忽由邹那里转奉到一道诏书,文天祥连忙整理衣冠,跪接读毕,原来是起复文天祥仍为原职,命文天祥不必终守母丧,当以国事为急,速速出兵征元。
推荐阅读:木偶衣冠
5、士不通古今,襟裾马牛;人不晓廉耻,衣冠狗彘!李平凡在任何时候,不管是落魄潦倒还是春风得意,这个大家庭永远是他心底那根最柔软的弦。
6、求职最怕“一问三不知”,但也不能“口若大悬河”;求职最怕“衣冠不整洁”,但也不能“打扮很新潮”;送您12字必胜箴言:大方得体,胸有成竹,坦诚相见。此次应聘,您定能顺利过关。
7、这个人道貌岸然,却污辱了许多女性,是个衣冠禽兽。
8、这些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总是彬彬有礼,衣冠楚楚并急于热情为您服务。
9、高云平崩溃了,他披头散发,衣冠不整,手里挥舞一根混子指东骂西,在院子里大撒酒疯,高家人见状无不惋惜焦虑。
10、嘉道以降,则每况愈下,其末流所绘刻者,人物面目狰狞,手如鸡爪,衣冠粗疏,庶几令人不堪入目。
11、他衣冠楚楚,好一副绅士派头。
12、有衣冠楚楚之辈,有筚路蓝缕之人;有相貌堂堂之人,自也有披头散发之辈。
13、电脑公司的概念视频关注的一般是不久的将来,那是做小生意或者准备销售报告的衣冠楚楚的人们眼中的好日子。
14、一百零‘护驾有功、抵抗奸臣、心系百姓’种种坚贞不屈,正气凛然的衣冠大帽纷纷扣在吕布头上。
15、他说:“葡萄牙人讲究衣冠整齐,外表动人,而这里的人们却不怕摸爬滚打,弄脏衣服。”
16、文章写道,国民党正在抢滩,需要的是一个带头冲撞的大胆枭雄,却来了个衣冠楚楚的白面书生,书生误事,斑斑可考。
17、人们注意到有位神秘的、衣冠楚楚的绅士住在休斯敦校区散发有关一颗地外立方体行星的资料。
18、一百三他具冠帻(整好衣冠)拜伏号泣,请求随行,却不为金人所许,最终忧愤成疾而卒;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也同时被金人所掳,却是坚贞不屈。
19、中国国民党荣誉副*席蒋孝严恭肃衣冠,向轩辕黄帝敬献花篮,深深三鞠躬。
20、同样曾出现在觉冢后山的老者,见长脸男子出声,当即一整衣冠,不甘落后,站出身来。
21、天空中有碎雪飘过,凌乱罗衫,料悄风寒,放眼难觅旧衣冠。非议
22、一百零是那些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23、府内各类店堂前突后掩,错落有致,雕梁绣柱,画栋飞甍,丫头、奴仆随处可见,且都衣冠楚楚。
24、今天是董事长的六十大寿,男同事个个衣冠楚楚,女同事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同前往赴宴。
25、二百零她的身后传来嘈杂声,她尽力把头扭向后面,远远见到一帮苏军战士押着几个灰头土脸,面目垢黑,沾体涂足,衣冠了鸟的德军,其中就有不久前玉树临风的细高个。
26、一些以后,两位衣冠楚楚的绅士找到了他并很有礼貌地邀请他一起散步。
27、你衣冠楚楚的,要出去约会吗?
28、这人道貌岸然,本质上却是个衣冠禽兽。
29、回头一看,才知道那是一位衣冠不整,穿一件很难看并且是褪色的衬衫,腰间扎着一根塑料绳,脚穿一双既破旧又厚重的鞋子,头发乱蓬蓬的,走路一摇一摆。
30、“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这些俗语贯穿了我们的童年。1幕后的黑手三一学院三大祸害之一的奥丁少爷终于打扮的衣冠楚楚满脸笑意地出现在舞台上,而大门也被粗暴的推开以巴鲁赫为代表的几名骑士也走了进来。
31、这位相貌堂堂的男子虽然衣冠楚楚地坐在那里,但是看见冰清玉洁的她,早已心猿意马。
32、不赡养父母,还要将父母赶出家门,这种衣冠禽兽的做法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33、你别看他衣冠楚楚、潇洒风流的样子,其实也有些真才实学,并非花花公子。
34、把王敦的衣冠全部烧毁,尸体拉出来,让他跪在地上,斩首示众。
35、衣冠礼乐颇有可观,只是其人习学诗书,专会咬文嚼字,外虽仁义,内实奸贪,此辈之人决无成仙之理,不必求他;要求,还是释、道二教,常生异人。
36、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37、他衣冠楚楚,好一副绅士派头。
38、衣冠楚楚的人、褴褛者、商贩、学生、艺术家、朋克青年、哥特打扮的女孩儿、无所事事者……,萧邦、莫扎特、柴可夫斯基、无名者。昂放
39、在洞庭湖上客死孤舟的杜甫,绝对想不到,他靠友人赞助而建起的流寓蜗居,竟然被改造成锦城佳构,从而吸引了八方*贵,万国衣冠。
40、现在,我要请你从完全相反的一面去想象沃兹先生:一个每天都是衬衣领带、衣冠楚楚的老师;一个穿着没有一丝褶皱,领口总是熨烫得平平整整的衬衣的绅士;一个总是把胡子修剪得一丝不乱的先生。
41、他们还好奇地看几位警察围着询问一位推着购物车的衣冠不整的人。
42、耸五岭之屏障,浸牂牁之沾濡;盛衣冠之元气,耀出水之明珠。
43、妇人妊娠未满三月,着婿衣冠,平旦,左绕井三匝,朠祥影而去。
44、一百四电脑公司的概念视频关注的一般是不久的将来,那是做小生意或者准备销售报告的衣冠楚楚的人们眼中的好日子。
45、清代,古城苏州“山川之奇丽,田野之沃饶,衣冠文物之风流而华美者,莫不震耀当世”。
46、没有敲门声门就开了,查普利衣冠楚楚的年轻助理贾森·里德利陪同FBI特工弗兰克·汉斯莱走进会议室。
47、这是最好的时代,大唐帝国步入了最强盛的巅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48、就在卜尘大师以佛门御空术追逐那道紫蓝光焰之时,距卜尘大师不足丈许开外,一阁凉亭顶盖之上,肃立着一位衣冠楚楚、仙姿佚貌,肩负重剑的男子。
49、大约过了五分钟他的仆人来了.衣冠不整,而且睡眼惺松
50、搞笑的店名:1饭店:食家庄,无饿不坐2衣服店:衣冠勤售,衣拉客3美容店:请勿痘留,赶快下斑4鞋店:心存鞋念,和鞋生活5粥店:粥绝伦。
51、一百六更改埋葬之人的衣冠,根据他的八字分量来搭配大殓之服,延福子孙,改变其命运。
52、二百而许多骨鲠之臣和衣冠缙绅多以殉国告终,惨烈忠贞,并不亚于金陵之变。
53、没有敲门声门就开了,查普利衣冠楚楚的年轻助理贾森.里德利陪同FBI特工弗兰克.汉斯莱走进会议室。
54、所有人都觉得压迫,白渺圣王衣冠赫奕,法力无穷,气吞山河,宛若天尊下凡,气势熏天赫地。
55、但见这少年身着皂色衣冠,浑身上下一丝不苟,眼中精光闪烁,气度不凡,显然是拥有大智慧之人。
56、衣冠是当作保持品位和秩序的一种万应灵符
57、别看他衣冠楚楚,实际上不识一丁。
58、自古有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9、王老师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地向会场走去。
60、这边一群衣冠楚楚的才子模样的人在这针砭时弊的讨论当朝的政事,一个个争的是面红耳赤。
61、他满口仁义道德,却虐待他年过八旬的老娘,真是个衣冠禽兽。
62、对于男性而言这都很难理解,女性喜欢捣蛋的家伙甚于衣冠楚楚之辈,也通常无所顾忌地和坏男人为伍恋爱。
63、一百四他永远衣冠整洁,头发一尘不染,文质彬彬的令人畏然起敬。
64、是在哪一段久远的时光里,也有着这么一个人,衣冠如雪,眉目如画。他为他拂去衣上雪花,在一座荒芜的城楼上看过一个黄昏的苍霞。狐离
65、月2日,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社会各界人士正衣冠、拾肃容,拾阶而上,来到尼山孔庙,依次敬献花篮,向尼山孔庙内的至圣先师塑像行三鞠躬礼。
66、你看这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当街调戏妇女,真是斯文扫地。
67、路的中部上方约30米处,是晋代陶侃、明朝何腾蛟两位民族精英的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