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bóshū 基本解释:[bookcopiedonsilk]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得雁,足有系帛书。——《汉书·李广苏建传》●详细解释:1.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鲁迅《三闲集·匪笔三篇》:“其实,古如陈涉帛书,米巫题字,近如义和团传单,同善社乩笔,也都是这一流。”2.用缣帛写的书信。《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唐郑锡《千里思》诗:“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3.用缣帛写的书籍。古无纸,写书用帛或竹。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老子》、《战国纵横家书》等。郭沫若《屈原》第一幕:“左手执帛书一卷,在橘林中略作逍遥。”★◎帛书bóshū[bookcopiedonsilk]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得雁,足有系帛书。——《汉书·李广苏建传》★ 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帛书就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帛也有缣、素等名称,所以古人也称帛书为缣书、素书。由于缣帛质地轻软,便于携带保管,且吸收墨汁,更优于竹简,所以在纸发明以前,便成为最佳的书写材料。在春秋末年已有帛上写字的事情,[墨子]书中也提到「书之竹帛」,可以看出战国初年用帛写书的事,已经相当普遍了。古代的帛,其标准的尺度,据近代学者的考订,每匹长4丈,幅宽2尺2寸,故帛书长度在40尺以内者,都不需缝接。写书时,视字数的多寡,随意裁截一段来抄写。写毕后,在末端附一根轴卷起来,称为一卷。 将简册的书转写成帛书,大概是一篇为一卷,但书篇过短的,也有将数篇合写为一卷,如[汉书艺文志]记载[尔雅]3卷20篇,即是将20篇写成3卷。但也有一篇文字过长的,则可分为几卷,如[尚书]欧阳章句31卷,即[尚书]29篇,其中的[盘庚篇]文字较长,故分为3卷,而成为31卷。古书篇卷的分合,大体类此情形。因为帛书系自简册转写,所以往往在帛上画界栏,展卷就好像简册一样。 帛虽然是纸发明以前最好的书写材料,但古代缣帛的价值极为昂贵,且得之不易,孟子曾说:「五十者可以衣帛」,可见帛的产量不够。所以用帛写书虽然有许多优点,终不如竹木简册来得普遍。西汉末年内府的藏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以卷计者,仅为全部藏书的1/4,这些大都是重要的典籍,或是有附图的书。即使贵为皇室,所藏的书也并不能全部用帛抄写。所以到了纸发明以后,遂渐渐取代了缣帛抄书,但以绢帛作为绘画的材料,晋以后仍沿用不绝。--作者:潘美月★ 帛书系指东汉造纸术尚未发明以前,书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因帛为白色生绢,故又名素书。据〔墨子·尚贤下〕载:「书之竹帛,琢之盘盂,传以遗后世子孙。」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间,中国大陆考古工作者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一二三号汉墓进行挖掘,发现帛书一批。何介钧、张维明于〔马王堆汉墓〕一书中介绍,出土的帛书有二十多种,以史哲类居多,约十二万字。其中史哲方面,如〔战国纵横家〕、〔春秋事语〕、最古的〔老子〕写本、黄老帛书〔经法〕、〔十六经〕、〔称〕、〔道原〕等,对研究先秦思想贡献甚大。此外,尚有医药方面的典籍。这批帛书均为以生丝织成之细绢,长度有整幅(约48公分)及半幅(24公分)两种。其字体分为篆书、秦隶及汉篆三种。--作者:周愚文★写在绢帛上的书文。【造句】帛书老子★写在绢帛上的书信。《汉书.卷五四.苏建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写在帛上的书籍。如:「帛书老子」。
1、根据这种理解,竹书或帛书的主人,乃有意识地对原书次序做了一下调动。
2、说明作“吉”解读的帛书本和汉石经本并非主流版本。
3、最早文献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起码有两干多年的渊源。
4、年9月,长沙子弹库楚墓被盗掘出土一件举世闻名的楚帛书,它是迄今发现的先秦时代唯一一篇缣帛文字资料。
5、千里生知道大力将想说什么,也知道其实双方无论怎么说,另一方都不会信服,当下环顾草庐内满满的竹帛书卷,想要岔开话题。
6、帛书《易传》中的《昭力》篇虽然字数较少,但其结构完备,内涵清晰,属于帛书《易传》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篇释文。
7、从文理和逻辑来分析,帛书本的次序,较为合理,因而可能是本来的面目。
8、帛书及楚竹书、阜阳汉简《周易》的面世,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周易》经文的研究视野。
9、我答辩的论文是关于老子帛书版和楚简版的,他们以为我是抄的,结果我从随身的大纸箱里搬出了一本本发黄的旧书,还有比导师还老的线装本,直接过了。
10、《汉》剧第24集田蚡向武帝传授的“七损八益十静十动之术”,这句台词就是出自马王堆出土帛书中有关房中术的记载。
11、写绘于丝织品上的文字及图像,称为帛书,主要流行于东周至魏晋之间。
12、这是一本帛书,从这本书里我们发现了珍贵的信息。
13、《黄老帛书》被多数学者推证为成立于战国前期或中期之际。
14、帛书《德行》也把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当成预防犯罪的重要手段。
15、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读过的竹简、帛书,一捆捆一堆堆放在角落里无人过问,陈寿却把它搬了出来。
16、本文对楚帛书甲篇做了新的解读,认为它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中国先秦时期惟一完整的创世神话。
17、此应可对现有之《马王堆汉墓帛书》释读成绩,作一些补充。
18、两汉书籍的形态是简牍书和帛书两种。
19、帛书《易传》认为,犯罪行为是由利己心产生的贪欲引发的,而约束贪欲的有效途径是道德修养。
20、根据这种理解,竹书或帛书的主人,乃有意识地对原书次序做了一下调动。
21、这两篇帛书因此成为研究孔子易学、《易》教思想的重要资料。
22、本文首先从史料学的角度,对帛书《易传》六篇的成书年代问题和思想内容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