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祠:fó c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犹佛堂。奉祀佛像的处所。 宋 赵抃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戒珠寺》:“ 蕺山 下视无穷景,况压山颠是佛祠。” 金 元好问 《白云乡》诗:“白塔亭亭古佛祠,往年曾此走京师。”★ 安置佛像之寺也。宋、赵〈戒珠寺〉诗:「况压山颠是佛祠。」?
1、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
2、史载杨凝式书多为佛祠寺院题壁之作,难以长久保留,又因他“素不喜作尺牍”,因此他留下的这几件墨迹成了稀世之宝。
3、己亥,同僚王荣潜畜异志,欲杀纯只海,伏甲絷之,断其两足跟,以帛缄纯只海口,置佛祠中。
4、又赐浮屠服,号大觉,榜其第为佛祠,遣使者以节、印偕来。
5、而不知父墓区处,昼夜哀恸;它日舍佛祠,观柱间有文字,乃其父临死记墓所在。
6、受中土传统祠祀制度影响的北凉佛祠,已经具有由维那管理、役使奴婢,为住祠道人(沙门)供食的经济活动。
7、宗室赵世昌死后赙裢之礼甚厚,殡国南奉先佛祠(河南宋皇陵),汶上赵世昌又在何方?
8、宋赵?《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戒珠寺》:“蕺山下视无穷景,况压山颠是佛祠。
9、资财荡尽,仆马丧失,穷悴颇甚,每丐食于佛祠。
10、《题祷雨文后》:“太守率属吏士,分祷诸佛祠,迎像能致雨者,陈之通路。
11、因诏有司簿主汤沐余赀,营佛祠墓侧”。
12、维那一职之设,还见于吐鲁番出土的北凉佛祠文书。
13、《高昌佛祠向佛寺的演变》,《学林漫录》第11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37~142页。
14、传载,笮融擅断三郡钱粮,大起佛寺,以铜制佛像,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课读佛经,免除信佛者徭役,每次浴佛,所设酒饭达数十里,耗资累万;汉代民间建佛祠、行佛事者,始见于此。
15、观隆庆元年(1567)碑刻偈文云:“嵬山陡峻石佛祠,青山绿水更生津。
16、元?虞集《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诗:“闻道故园生瑞竹,令人归兴满江干。
17、【出处】《新唐书?宦者传?高力士》:“于来廷坊建佛祠,兴宁坊立道士祠,珍楼宝屋,国赀所不逮。?宦者传上?鱼朝恩》:“朝恩有赐墅,观沼胜爽,表为佛祠,为章敬太后荐福,即后谥以名祠,许之。
18、元虞集《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诗之一:“苍?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
19、照彼佛祠,缅若化胡之日。
20、早年读过私塾,曾在西佛祠高小、武昌湖南旅鄂中学念过书,后在汉口外国语学校专修过英语。
21、寓殡国南奉先佛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