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契:míngq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默契;暗相投合。《晋书·慕容垂载记》:“宠踰宗旧,任齐懿藩,自古君臣冥契之重,岂甚此邪?”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鍼,不谋而合。”明李贽《送郑大姚序》:“君岂亦学黄老而有得者耶?抑天资冥契,与道合真,不自知其至於斯也。”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读之久,而吾之心与古人之心冥契焉,则往往有神解独到。”2.指天机,天意。《旧唐书·高祖纪》:“然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冥契深隐,妄肆诛夷。”3.指意气相投的知音好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支道林﹞谓人曰:‘昔匠石废斤於郢人,牙生輟弦於钟子,推己外求,良不虚也。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藴结,余其亡矣。’”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之二:“十年旧雨阻燕云,把袂俄惊冥契分。”4.指内心的至诚。唐骆宾王《灵泉颂》:“顾我罔极,因心感至,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竭,蒸蒸不匱。”5.在阴间缔结的婚约。《宣和书谱·小字三教经》:“彩鸞泣谢,諭萧曰:与汝自有冥契,今当往人世矣。”★口虽不言,心相契合。《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自古君臣冥契之重,岂甚此邪?」
1、祭灵使,祖尔克斯以一道幽冥契约禁锢了无数英雄的身心,一度被称之为最强大、最邪恶的英雄召唤师。
2、冥契既逝,发言莫赏,中心蕴结,余其亡矣。
3、《云笈七签》卷一○五:“或有栖遁冥契而不获登山者,寄心启愿,精意向真,亦与身诣名山者无异。
4、汉字工整方正、冥契道妙的长处,极富音律的韵味,叫人赏心悦目。
5、邂逅旅馆,尽平生之志,盖冥契,非人事也。
6、凭生实内惕,即事多冥契。
7、冥契:与造物暗中投合。
8、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母子天性,自然冥契,如磁石针,不谋而合。
9、这些意义可以指道德生命的践行,也可以指个人生命的解脱,亦可以指自然生命的冥契。
10、目前正在从事长江中游地区民间文献特别是民间碑刻与古代冥契的收集和整理、汉水流域古代城市之形态与空间结构的考察、汉水流域城乡社会的变迁及其区域差异的研究。
11、于无法,洞观冥契,是名上士也。
12、’”清黄景仁《哭龚梓树》诗之二:“十年旧雨阻燕云,把袂俄惊冥契分。
13、《?书?冥契》:“是二子者(耶苏、穆罕默德),西隔昆仑,而南隔黄支之海,未尝一觌尚父之苗裔,诵其图籍,而称号卒同。
14、他在《冥契》一文中指出,黄宗羲主张公天下,否定君主的至尊地位,由近代“五洲诸大国,或立民主,或立宪政”而日治可证:“黄氏发之于二百年之前,而征信于二百年之后,圣夫!”的路径有清晰诠释,与孔子、孟子、阳明子一脉相承,认为「本体」即所谓的仁、性善及良知,并凝炼出一套本体工夫论,透过观念工夫和实践工夫臻至天人合一的冥契道境,进而开展出以心性为基础的外王事业。
15、唐骆宾王《灵泉颂》:“顾我罔极,因心感至,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竭,蒸蒸不匮。
16、《<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读之久,而吾之心与古人之心冥契焉,则往往有神解独到。
17、治学兴趣在中国道术、佛耶诸教、冥契主义。
18、盖冥契非人事也。
19、即认为一切妙义真谛是只可自己冥契意会,难以言传的。
20、《晋书?慕容垂载记》:“宠逾宗旧,任齐懿藩,自古君臣冥契之重,岂甚此邪?
21、以智慧力量除去迷妄,佛性自现,这是一个以不二的智慧冥契不分的真理而豁然贯通的顿悟过程。
22、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古民神思,接天然之?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
23、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24、马其昶《<古文辞类纂标注>序》:“读之久,而吾之心与古人之心冥契焉,则往往有神解独到。
25、鸥凫往狎,桂笋来寻;叠舸延风,单舟溯月;莫不莹发灵瞩,冥契神襟。
26、《宣和书谱?小字三教经》:“彩鸾泣谢,谕萧曰:与汝自有冥契,今当往人世矣。
27、七汉字工整方正、冥契道妙的长处,极富音律的韵味,叫人赏心悦目。
28、其书法得力于苏、米,而能自运以神理为冥契。
29、论篆又云:摹印有四:功侔造化,冥契鬼神,谓之神;笔画之外,得微妙法,谓之奇;艺精于一,规矩方圆,谓之工;繁简相参,布置不紊,谓之巧。
30、这四句不仅是山林景物的真实写照,而且通过珍禽芳草的交相辉映,绿萝青松的互相攀附,象征着高士栖山林与天地同存,与自然冥契的意蕴。
31、方高庵梅轩之下,犹在杜机冥契间也(8)。
32、斯则圣人冥契,故能动合天经。
33、《冥契》从世界政治趋向民主制度的角度,对《明夷待访录》进行了富有时代感的定位和诠释。
34、至《一寸千思》所集纳文章,则时间较集中,在钱先生辞世后四月内发表刊行,虽说作文难,知文亦不易,但这些刊布在海内报刊的文章,所道出了的,是各家蕴之有素的心声,读之久而我之心与作者之心冥契焉,则又往往有神解独到,非瞽人所云云也。
35、陶渊明主张冥契自然,浑同造化的思想是取于老庄哲学,如《庄子?天地》中就说:“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
36、须心如明镜,以虚灵静观万物,方能冥契世间万有,洞彻宇宙根源。
37、《旧唐书?高祖纪》:“然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冥契深隐,妄肆诛夷。
38、生贵住谓由前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为法王子,故曰生贵。
39、虽复教纲万殊,无非醒九界长梦,令复还元觉;了三土幻翳,令冥契寂光耳。“寄畅在所因”一句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冥契,说明人与外物的联系,富于哲理。
40、中有冥寂士”便由景而写到景中之人,“冥寂士”即指遁迹山林离群索居的人们,他们的心境淡泊,超脱于尘世的名利之争,所以称之为“冥寂”,他们在寂静幽深的山中或放声长啸,声振林樾,或抚琴操曲,志在高山流水,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或放情山水,游心天外,冥契造化,或饥而采食花蕊,或渴而斟饮飞泉,如此逍遥自在,岂不同神仙无异了。
41、幽契又称“墓别”,亦称“冥契”、“买地券”。
42、抑天资冥契,与道合真,不自知其至於斯也。
43、读之久,而吾之心与古人之心冥契焉,则往往有神解独到,非世所云云也。
44、其实,所谓意境其实是一种文化内涵在作品中的生发与彰显,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在作品中的自觉与冥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