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袄:jiá ǎo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双层的上衣。 鲁迅 《二心集·中华民国的新“堂·吉呵德”们》:“北方是冷的,他们偏只穿件夹袄。”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老王 把他的夹袄给 石得富 拿去披。”裌襖:夹上衣。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章:“ 银凤 看见 石得富 用 老王 的裌袄揩着汗,把她的手巾悄悄填到 兰英 手里, 兰英 递给 石得富 。”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 李能 披了件黑裌袄,一面舒袖子,一面故作镇静地问:‘这是干什么呀,街上乱哄哄的?’”★双层的上衣。如:「起风了,带件夹袄再出门吧!」
1、瞧这位老奶奶,她坐在桌子的最右端,头上蒙着一块白头巾,身上穿着的夹袄已经打满了补叮她微低着头,两手熟练地缠着纱布。
2、还有“头一年,不得闲,插双花鞋过新年;我的二,二嫂子,红绫布的夹袄子。
3、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我似乎是个可笑的人,部分原因是我在给学生讲课或是在高级别的社交活动中时总是穿别致的丝绸“唐装”,在住宅小区散步时穿中式棉布夹袄和棉马甲。
4、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我似乎是个可笑的人,部分原因是我在给学生讲课或是在高级别的社交活动中时总是穿别致的丝绸“唐装” ,在住宅小区散步时穿中式棉布夹袄和棉马甲。
5、冬天穿中式或中山装棉袄,外有套衫(松江人称包衫),较少穿棉裤;春秋穿军便装、中山装、两用衫,较少穿夹袄;夏天居民穿短袖汗衫、短袖衬衫的居多,农民没有穿短袖衬衣、汗背心的习惯,劳作时穿土布长袖衬衫,休息时喜欢赤膊。
6、薄施脂粉,一条黑华丝葛裙子系得高高的,细腰喇叭袖黑木钻狗牙边雪青绸夹袄,脖子上围着一条白丝巾。
7、借介件绵绸衫桃红夹袄来衬里。
8、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袄,和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9、瞧这位老奶奶,她坐在桌子的最右端,头上蒙着一块白头巾,身上穿着的夹袄已经打满了补丁。她微低着头,两手熟练地缠着纱布。你虽然看不见她的眼睛,但从她那神情专注的脸上,可以看出她仿佛正在聆听着什么。
10、入目是古色古香的罗纱账,古典雕花的红木床,精致大方的青花瓷,还有??她若没看错的话,是古装电视剧里才会出现的装扮,那个梳着两个发髻的小丫头,面盘圆嘟嘟的,粉嫩色的红晕,自然地漾开在两颊,看上去清秀可爱,她穿着草绿色的夹袄,松花色的儒裙,佩戴浅色的绿色镶银丝的腰带,系着红缨花坠子。
11、上身穿着猩红的湖绉滚宽边小口长袖夹袄,下身穿一条暗青的男式长裤,脚蹬骑马长靴,肩披一件墨绿刻丝披风,娉婷矫健,飒爽英姿。
12、一般人家,男女都穿粗布短衣,俗称“更衣”,上衣分单衫(亦叫“小褂”)、夹袄、棉袄3类。
13、那我就更进一步,整一件三千瓦灯泡小夹袄来夺取她的芳心!
14、四话说的好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瑟瑟的秋风中透着丝丝凉意。看,路上的行人在不经意间已换上了厚厚的毛衣,穿上了夹袄,有的还穿上了羽绒服呢。
15、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
16、《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张老是足登缎靴,里面趁着鱼白标布,上身儿油绿绉绸,下身儿的两截夹袄。
17、七月到了秋风凉,我给四哥子缝衣裳,白市布汗褂青夹袄,毛蓝布的兜肚绣月牙。
18、棉甲,棉花7斤,用布盛于夹袄内,粗线缝紧,入水浸透,取出铺地,用脚踏实,已不胖胀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