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觉:yù jué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预先感觉。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眉间尺 预觉到将有巨变降临,他们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着这巨变的。” 鲁迅 《野草·复仇》:“他们已经预觉着事后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鲜味。”2. 预先的感觉。 骆宾基 《由于爱》:“ 邰浩然 感到他的士兵在畏怯于未来,恐惧着战场,就像他们都有一种将要与世长辞的预觉。”
1、【主治】风湿外侵,里有郁热,头痛项强,肢节烦疼,天阴风雨,预觉不安。
2、遍观二十世纪治史或论史对象最“大”的史家,施本格勒外,如英国的汤因比,德国的雅斯波斯(KarlJaspers),中国之雷海宗,美国与我同僚及学术关系久而且深的麦克尼尔(William Hardy McNeill)等无一不预觉到世界之进入“大一统”局面,无一敢深信这行将一统世界的大帝国(及其盟属)能有最低必要的智慧、正义、不自私、精神、理想和长期控御无情高科技的力量而不为高科技力量所控御。
3、在旧约末期,以色列个人,也已觉得天主是自己的父亲(德23:1;51:14),而智慧篇的作者,亦已预觉天主是众人的父亲,固然,天主与选民具有特殊的父子关系,但他由于创造并照顾众人,也是众人之父。
4、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六:“回忆小阳春时几微流转些将近暖谷的和风,偶尔沾惠些尚未凝霜的甘露,虽则凄惨依然,预觉‘严冬之恶神’狂暴,却还有余力作最后的奋斗。
5、又有秽业,谓此法异生,于圣教中颠倒见者、住自见依、邪决定者、犹预觉者,所有善不善业。
6、眉间尺预觉到将有巨变降临,他们便都是焦躁而忍耐地等候着这巨变的。
7、又有浊业,谓此法异生,于圣教中不决定者、犹预觉者,所有善不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