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不达:yùsùbùdá 基本解释: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详细解释: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04.明.海瑞〈又复刘大尹书〉:「巡道有宽限期之议,生以为二三月可完报,不须六月。欲速不达,台端乞更酌之。」★03.《宋史.卷二四九.魏仁浦列传》:「仁浦奉觞上寿,帝密谓之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02.唐.崔佑甫〈汾河义桥记〉:「夫来者如斯,其可胜纪,欲速不达,式在兹乎!」★01.《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大事不成。」(源)★释义想要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语出《论语.子路》。典源《论语.子路》子夏1>为莒父宰2>,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大,大事不成。」(1)子夏:卜商(公元前507~前400),字子夏,春秋时卫国人,为孔子弟子,擅长文学。孔门诗学,由子夏六传而至荀卿。荀卿授浮丘伯,为鲁诗之祖;复授毛亨,为毛诗之祖。又《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皆传自子夏。孔子殁后,子夏讲学于西河,魏文侯师事之。(2)宰:古官名。此指邑、县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典故说明子夏是春秋时代卫国人,为孔子得意门生之一。有一次,他要到莒父这个地方担任行政长官,临行前,他前去请教孔子为政之道。孔子对他说:「不要一味地求快,也不要只顾眼前的小利益。一味地求快,反而无法达到目的;只顾眼前的小利,反而无法做成大事。」孔子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虽然事情做得快,做得有效率是好的,但若以快为唯一目的,就难免马虎随便,忽略许多应有的细节,甚至可能因而出错。如此,就必须花更多时间去补救错误,事情反而做不成。孔子所说的「欲速则不达」,便是这个意思。所以后来「欲速不达」就被用来表示想要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的意思。例如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初,所统治的地方只有黄河、淮河流域一带,北有契丹和北汉,西有后蜀,南有荆南、南唐、南汉、吴越等国家,让宋太祖坐立难安,希望能尽快把这些小国消灭或制服,以完成统一大业。开宝二年,宫中举办春宴时,太祖就与大臣魏仁浦耳语道:「我想亲自带领军队去讨伐北汉,你觉得怎麽样?」魏仁浦认为北汉有契丹为后盾,宋朝军力还不足以克之,于是便回答:「欲速不达。」但太祖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十月即率大军北上,后来果然因为契丹派军支援,导致宋军无功而返。由这个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进行一件事,在求快的同时也要能兼顾各种条件的配合,如此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书证
1、总之,运用农业高新技术,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要有严谨科学态度、严密科学方法,一项成果从小试、中试到区域示范、推广都有一过程,否则欲速不达,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必然会受到挫折。
2、一百九先进青年一般觉悟较高,做他们的工作时稍加指点就可以达到目的;后进青年工作难做,突破口不仅要选准,而且需要反复做工作,操之过急往往欲速不达。
3、小明为了赶时间,一路横冲直撞,结果欲速不达,在半路就出了车祸。
4、三处理事情不能急躁,否则欲速不达。
5、研究学问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果投机取巧,只会落得欲速不达的下场。
6、他妄图偷懒,结果捷径窘步,欲速不达。
7、在学习上搞什么突击,走什么捷径,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
8、在学习上搞什么突击,走什么捷径,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
9、推广都有一过程,否则欲速不达,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必然会受到挫折。
11、学习知识是欲速不达的,只有循序渐进不间断的学习才能让自己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12、先进青年一般觉悟较高,做他们的工作时稍加指点就可以达到目的;后进青年工作难做,突破口不仅要选准,而且需要反复做工作,操之过急往往欲速不达。
13、处理事情不能急躁,否则欲速不达。
14、处理事情不能急躁,否则欲速不达。
15、现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事太多了,刚刚下米就想揭锅,刚刚插秧就想开割,刚刚栽树就想摘果,欲速不达,恶性循环。
16、总之,运用农业高新技术,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要有严谨科学态度、严密科学方法,一项成果从小试、中试到区域示范、推广都有一过程,否则欲速不达,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必然会受到挫折。1该选本是王富仁在把作者三四十年代的小说创作划为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梳理和严谨的选择、删汰的基础上编定的。
17、抛砖引玉变财人;欲火中烧是淫人;欲速不达变狂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废人;最后你穿潜水服沙滩练潜水,变成十足的愚人。愚人节“愚”你同乐!
18、他妄图偷懒,结果捷径窘步,欲速不达。
19、过快地要求一个国家开放资本市场,过分地扩大资本的流动性,往往欲速不达,很可能破坏这个国家的经济。
20、学习必须循序渐进,“抄近路”反而欲速不达。
21、做事要循序渐进,如果你操之过急,住往会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