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父:yà fù 基本解释:[under father] 敬称,表示仅次于父亚父受玉斗。——《史记·项羽本纪》又欲与亚父。●详细解释:1. 谓仅次于父。表示尊敬的称呼。《史记·项羽本纪》:“ 亚父 南嚮坐。 亚父 者, 范增 也。”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亚,次也。尊敬之次父,犹 管仲 为 仲父 。”《世说新语·言语》“ 卫洗马 初欲渡 江 ” 刘孝标 注引《卫玠别传》:“ 玠 颖识通达,天韵标令, 陈郡 谢幼舆 敬以亚父之礼。”2. 特指 范增 。《汉书·陈平传》:“ 亚父 欲急击下 滎阳 城, 项王 不信,不肯听 亚父 。”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 霸王 迷路处, 亚父 所封城。”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 亚父 以反间死, 韩生 以直諫烹。”★◎ 亚父 yàfù[under father] 敬称,表示仅次于父亚父受玉斗。——《史记·项羽本纪》又欲与亚父。
1、清吴伟业《下相怀古》诗:“亚父无诤言,奇计非所望。
2、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
3、海外交通陈列分:港城形成前的泉州,泉州海外交通的发展,“东方第一大港”的繁盛,泉州海外交通的变异四个部分。不久,项羽的耳边就经常传来亚父范增私通陈平的“绝密”,加上爱将龙且的推波助澜,项羽借机将范增赶出了楚军大营。
4、据史载,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羽和刘邦各自拥有一批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本来刘邦实力并不比项羽强,怎奈,项羽刚愎自用,每每在关键时刻不能接受谋臣的计谋,就连被他尊为亚父的谋士范增最后都哀叹“竖子不足与谋”。
5、固哉亚父辈,赤心龙战场。
6、西楚霸王项羽,成就了一番伟业后,就沾沾自喜。自认为功高天下。不听亚父的劝告,三次放过杀刘邦的机会,最后落得自刎乌江的悲剧。
7、项王、项伯东而坐,亚父南向坐。
8、黄庶(1019~1058)字亚夫,一作亚父,晚号青社。
9、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10、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1、后知宪有规谏之事,叹曰“袁德章实骨鲠之臣”,即日诏为尚书仆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12、【史记?项羽纪】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13、然刘邦聚众起义,但一时也不知道该投靠谁人,而本身又为雍齿出卖,被占丰县,刘邦自知势孤力弱,在张良的劝导下投入项梁军中,得借兵五千反攻雍县,夺回雍沛两县作为根据地,但张良仍建议刘邦跟随项梁,对于日后才大有作为,刘邦便率众兄弟同投项梁军中,众人在居?人范增建议下,共推楚国王族芈姓后人王孙心为楚怀王,合力反秦事业,但项梁在定陶败于章邯,怀王等人也得退守彭城,项梁临终将项羽交托给范增,更要项羽尊范增为亚父,局势又起变化;刘邦也知道自己在项家军中被视作外人,如今可依靠的便只有怀王一途了,而另方面怀王也不满项家军势力庞大,项羽又对他不太尊敬,为了夺回军事大权,怀王竟立下“关中之约”,让刘邦和项羽等人谁先入咸阳而可称关中王,刘邦立刻带队由河南进发,项羽为了替叔父项梁报仇,攻向河北章邯大军,然而宋义又一直压制住项羽不让他攻章邯军,暗中又送自己儿子当齐国宰相,正是“宋义之心,路人皆知”,项羽怒斩杀宋义。
14、可已经闪露寒光的青锋剑最终还是插回了剑鞘,只是由于那一刹那,亚父范增“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
15、⑤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项王、项伯朝东坐,亚父朝南坐。
16、出处:清吴伟业《下相怀古》诗:“亚父无诤言,奇计非所望。
1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8、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19、因项羽尊范增为亚父,故将历阳城池命名为亚父城。
20、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九思?怨上>》:“将丧兮玉斗,遗失兮钮枢。
21、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
22、玄宗爵以亚父,乃以金匮玉函藏其书。
23、范增(公元前277-公元前204)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
24、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25、魏主既至,登城南亚父冢,于戏马台立毡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