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呗:zànbà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佛教语。讽诵经文。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上·安清》:“高向之梵语数番,讚唄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天仙空里散名花,讚唄之声相趁迭。”《宋史·李紘传》:“紘奏曰:‘文德殿布政会朝之正位,每灾异,輒聚緇黄讚唄示其间,何以示中外?’”1.以短偈形式赞唱的宗教颂歌。唐道宣《叙列代王臣滞惑解》:“挂旛盖於长刹,放充庭之卤簿,徵玉食以斋会,杂王公之亨燕,唱高越之赞唄,象食举之登歌。”《新唐书·李蔚传》:“懿宗惑浮屠,常饭万僧禁中,自为赞唄。”2.指诵经。清钮琇《觚賸·琉球使》:“行三日后,见一山横於舟前,首尾约长千丈,以镜照之,乃巨鱼也。緇黄赞唄,其鱼渐沉。”参见“唄讚”。
1、经过历代高僧的倡导,赞呗在古代许多宗教仪式中被普遍运
2、最后,在一般斋会时亦常行赞呗。
3、讲经法会中的赞呗一职,有时亦可由听众任之。
4、故佛寺赞呗一科,今通称为“唱念”。
5、其次,六时行道必用赞呗,这是古来名宗各派共同遵行的。
6、当时“法筵等供,仄塞于郊垧;赞呗香花,喧填于昼夜”。
7、又云:“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五众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
8、宋?高承《事物纪原?道释科教?赞呗》:“后赵石勒时,建中神降安邑,讽咏经音,七日方?。
9、唐僧彻每入麟德殿讲经,懿宗曾因法集,躬为赞呗(《宋高僧传》卷六“僧彻传”)。
10、到今天,梵呗经历了梵呗、鱼山、念唱、赞呗、功课、鱼山梵呗、佛教音乐等名称。
11、这一翻译不但丰富了佛传文学的内容,而且通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改进,也是值得提出的。
12、他们在那里遇着河中府梵学僧法进,共同翻译了《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如来陀罗尼经》、《最胜佛顶陀罗尼经》和《七佛赞呗伽陀》。
13、赞呗在中国流传之后,因为中国地域广大,故其音调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大体说来,主要有南北之异。如《关中创立戒坛图经》所说的(大正四五?八一六上):「诵遗教经,此时应打犍稚、多烧名香、赞呗功德。
14、赞呗:又称梵呗,是用以歌咏译本经典中赞叹三宝的声调。
15、这当法天初到中国?州时译了《七佛赞呗伽陀》,就已开端。
16、赞呗的咏唱并不限于讲经、行道,一般斋会也是常行的。
17、一般赞呗是用以歌咏译本经典中赞叹三宝的声调。
18、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
19、梁武帝闻之,为缮写,以幡花宝盖赞呗送至馆焉。
20、首先,在讲经时必用赞呗,这类赞呗一般行于讲前讲后。
21、为了正确地念诵陀罗尼和讽咏赞呗,在音译方面有它相当的发展,特别是译出了好多梵赞。
22、昔诸天赞呗,皆以韵入弦管”。更因大轮回术,名震诸天万界。
23、世高特地前来,向它梵语数番,赞呗数契,复取其财物为之营造塔寺,终于使它脱离恶形,投胎为人。
24、北宋?法天也译有《七佛梵赞》(《七佛赞呗伽陀》)一篇。赞呗流传以后,其音调亦因地域而有参差,主要的有南北之别。
25、古老梵语演唱的赞呗,随着经文的翻译与实用,有一个中国化、本土化的艰难历程。
26、翻译了《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如来陀罗尼经》、《最胜佛顶陀罗尼经》和《七佛赞呗伽陀》。
27、中国赞呗起源曹魏时代,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道场忏法,所谓法集三科三方面。
28、另外,天息灾等译本为了正确地念诵陀罗尼和讽咏赞呗,在音译方面却有它相当的发展,特别是译出了好多梵赞。
29、后世于课诵、祝延等时举唱的赞呗,一般最为流行的是六句赞及八句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