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胁:pòxié 基本解释:(1)[coerce]∶胁迫;威迫(2)[narrow]∶形容狭窄●详细解释:亦作“迫脇”。1.逼迫、威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王饿,乃歌曰:‘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彊授我妃。’”《后汉书·南匈奴传》:“南单于安国,疎远故胡,亲近新降……右部降者,谋共迫脇安国,起兵背叛。”宋岳飞《奏乞进驻淮甸札子》:“近忽传淮西军马溃叛,酈琼等迫胁军民而去。然事出仓卒,实非士众本心。”萧军《羊·职业一》:“新的呛嗽迫胁着我,不得不暂时蹲下身子。”2.局促;困厄。《庄子·山木》:“引援而飞,迫胁而栖。”郭庆藩集释引李颐曰:“不敢独栖,迫胁在众鸟中,纔足容身而宿,辟害之至也。”《荀子·臣道》:“迫胁於乱时,穷居於暴国。”清侯方域《徐作霖张渭传》:“作霖慷慨意气丈夫也,乌能鬱鬱溷迫胁乎!”3.迫窄;狭陋。汉刘向《新序·善谋下》:“夫横行则中絶,从行则迫胁。”《文选·张衡<西京赋>》:“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李善注:“以九筵为迫胁,故增广之。”吕延济注:“迫胁,迫窄也。”4.附着。★◎迫胁pòxié(1)[coerce]∶胁迫;威迫(2)[narrow]∶形容狭窄★用威势强迫人服从。《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案不以罪,迫胁无辜,致令自杀者,一岁且多于断狱。」《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狭窄简陋。《文选.张衡.西京赋》:「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
1、乃览秦制,跨周法,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
2、引援而飞,迫胁而栖。
3、仁杰以彼等皆迫胁从事,密奏太后,请加仁恤。
4、一百“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
5、其哀愤躁蹙,?痛迫胁之旨,尽在于是矣。
6、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
7、其哀愤、躁蹙、?痛、迫胁之音,尽於是矣。
8、乃大设方便,鼓动愚俗,一则诱喻,一则迫胁,云行恶必有累劫之殃,修善便有无穷之庆。
9、杨凡包括所有的罪犯,被特种兵逼迫的走到钢铁架平台上,钢铁架与悬浮在空中的异位面能量屏障持平,迫胁着他们进去。
10、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
11、稍浴汉风,遂事羁縻,维时中邦,大势已去,义士窜伏,迂儒小生,勿能自固,遂被迫胁,反颜事仇,渐化腥?,遂忘大义,合薰于莸,以逆为正,孑孑贪夫,时效小忠。
12、许地山《危巢坠简》:“一般率直的农民受饥饿底迫胁总是向阻力最小、资粮最易得的地方奔投。
13、汉严忌《哀时命》:“外迫胁於机臂兮,上牵联於??。
14、回民中岂绝无稍知极思自拔来归者,然久处贼巢,既苦头目之侵凌迫胁,甫离巢穴,又畏汉民之报复寻仇,当生死莫卜之时,靡不依违其间,以求苟免,此解散之难也。
15、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敌。
16、二百五查皖南叛军业已扫除,各地搜集残余反动分子,除查系被迫胁从应按照自首条例办理俾予自新之机外,其证据确凿之叛军主要人员,准予会同审讯,就地秘密处置后再行呈报。
17、及是,升长吏部,誉卿犹滞垣中。壬辰,诏州郡不得迫胁驱逐长吏。
18、遂置不问,旋孙道仁奉大总统令:「二年政变,初起不能预防,临时复受迫胁,至通电一节,虽属意在弭乱,究系迹近嫌疑,自宜按律议惩,以伸法纪。
19、山木》:“东海有鸟焉……引援而飞,迫胁而栖。
20、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考其党羽,志清朝政,朱?曹节等,知事觉露,祸及其身,遂兴造逆谋,作乱王室,撞蹋省闼,执夺玺绶,迫胁陛下,聚会群臣,离间骨肉母子之恩,遂诛蕃武及尹勋等。
21、吾闻夙沙之民自缚其君以归神农,豳国之众襁负其子而入丰、镐,斯岂驱略迫胁之所致哉?
22、《三国志?魏志??丘俭传》“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者,悉归降”裴松之注引三国魏文钦《与郭淮书》:“孤军梁昌,进退失所。
23、言围成,甲竿祠兵,以别迫胁之罪,诛意之法也。
24、查皖南叛军业已扫除,各地搜集残余反动分子,除查系被迫胁从应按照自首条例办理俾予自新之机外,其证据确凿之叛军主要人员,准予会同审讯,就地秘密处置后再行呈报。
25、诸胡固非悉反,但相迫胁为乱。
26、逼区内之迫胁兮,思摅翼乎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