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英:ěryī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邇英阁”的省称。宋欧阳修《<仁宗御集>序》:“至於万机之暇,泊然凝神,不见所好,惟躬閲宝训,陈经邇英,究钟律之本元,训师兵之武略。”宋赵昇《朝野类要·班朝》:“又有内殿,如万岁、復古、邇英、蘂珠、凝华、福寧、睿思殿。”元袁桷《省中议事回元达有诗次韵》:“拟将直笔酬延阁,欲抱遗经进邇英。”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宋制,春二月始,至端午;秋八月始,至长至,每双日入侍邇英。”参见“邇英阁”。
1、宋陆游《程君墓志铭》:“绍兴初,尚书以给事中劝讲迩英殿。
2、仁宗在迩英阁供置《太玄经》,沉迷占卜,拱辰功仁宗应垂意《六经》,旁采史策。
3、仁宗亲临太学,面为迩英阁祗候说书,讲说多异先儒。
4、癸丑,诏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迩英阁。
5、十二月己巳,初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史。
6、在迩英阁受到仁宗召见,应对称旨,擢升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读,累迁右谏议大夫,进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太常寺判官。
7、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皇?中,杨待制安国迩英阁讲《周易》至‘节卦’,有‘慎言语,节饮食’之句。
8、第二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开经筵,在迩英阁进读《通志》,他认为《通志》比其他的史书更便于阅读,也易于借鉴,就召见司马光,大加赞赏,并赐名《资治通鉴》,说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还要亲自为《资治通鉴》作序。
9、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
10、用著作郎为侍读,并定每年春二月至端午日、秋八月至冬至日遇单日入侍大内之迩英阁,轮班侍读。
11、清李调元《观东坡兴龙节侍宴真迹歌》:“忆昔侍讲迩英殿,日高陪从东宫宴。
12、当时,司马光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知审官院,为神宗在迩英阁讲授《资治通鉴》。
13、建议修起居注的史官参与记录迩英阁、延义阁的君臣访对,被采纳成为定制。
14、如卷一“崇政殿”条记载:崇政殿之西有延火阁南向,迎阳门之北有迩英阁东向,皆讲读之所也。
15、召对迩英阁,帝问《乾卦》,昌朝上奏曰:“《乾》之上九称:‘亢龙有悔。
16、乙酉,诏两日一御迩英阁。
17、《宋史?哲宗纪一》:“?元?五年四月?癸丑,诏讲读官御经筵,退留二员奏对迩英阁。
18、卷一又记载:“仁宗当暑月不挥扇,镇侍迩英阁,尝见左右以拂子祛蚊蝇而已。
19、癸丑,御迩英殿,讲官进讲《三朝宝训》。
20、其后,不复御延英,专御迩英。
21、另有《迩英圣览》、《编年总录》等著作。
22、后殿曰延和曰迩英,二小殿乃有赐座仪,既坐则宣茶又赐汤。
23、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讲筵》:“秘书监侍讲傅尧俞始召赴资善堂,对迩英阁。
24、宋司马光《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御筵》诗:“兴衰炳辙迹,淑慝粲龟符。
25、《宋史?杨安国传》:“尝请书《无逸篇》於迩英阁之后屏。
26、召对迩英阁,行前,复判大名府河北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