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衣:kōuy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提起衣服前襟。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管子·弟子职》:“已食者作,抠衣而降,旋而乡席,各彻其餽,如於宾客。”《礼记·曲礼上》:“毋践屨,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唐李邕《大照禅师塔铭》:“负笈梁许,抠衣班马。”宋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诗:“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五:“其抠衣入室之徒皆足以掌赞善而秉方册,及(独孤及)之为文可徵矣。”★把衣服提起来,是古代表示恭敬的举动。《礼记.曲礼上》:「毋践履、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
1、他在岳麓书院学习很用功,与同窗“联步登堂,抠衣问字”,学业长进,至1799的(嘉庆四年)进士及第,任过陕西司郎等职。
2、子)复开封太府》:“谨附以鸣忱,行抠衣而展拜。修大门一座,面貌焕然一新,文士学子始有展拜之地。
3、避席俯伛,抠衣颉颃。
4、不然,是赋也何为作焉?以代门下抠衣而藉手。
5、然自其少年时,独好古文辞,即勉为举子业,终不能工,人亦弗善也……及不肖行仕二十年,先生且老又病酒,稍衰,犹屣履诸生中……及岁丁亥,乃驰至长安,入赀游太学,从博士诸生一再抠衣,辄愤邑不自胜,然业已就之,无如何也……先生为人魁梧长大,渥颜丰顺,谈说经史,擘画世事,奇伟不凡……为文奥雅雄浑,取法迁史,而不事模拟,为一家言。
6、每抠衣讲席,隐几雕堂,举以玉柄,敷其金牒,涣乎冰释,怡然理顺。
7、谨附以鸣忱,行抠衣而展拜。
8、天宝初宣敛衽抠衣。
9、见大清帅豫王,长揖不拜;豫王雅重?,命具酒馔,亲持金爵饮?,?辞以性不饮酒。当时喇嘛受朝廷尊宠,所有名僧莫不抠衣接足,乞其摩顶,谓之摄受;了性惟长揖不拜。
10、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是故雷精日角,闻道德而抠衣;月颊山庭,奉琴书而撰杖。
11、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是故雷精日角,闻道德而抠衣;月颊山庭,奉琴书而撰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