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者:zhàngzhě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老年人。《论语·乡党》:“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杖者,老人也。”
1、可以想见,在巫政合一、王权神授的良渚文化时代执握此锥形玉杖者,肯定是一位集王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的显赫人物。但天津博物馆不同意此名称,因为它不是佩在腰间的玉器,而是手杖把头上的装饰,因而他们将其定名为“行气铭玉杖饰。
2、今州土倾覆,所杖者文支而已,将若之何?
3、苏东坡曾赞扬说:“平畴二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
4、他还多次提出:“非亲到其处”,不知杜甫云安县诗之工;“非古之耦耕植杖者”道不出隐渊明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至吴越”,见不到他去游飞英寺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5、大王所恃唯父母也,父已异图;所杖者兵也,兵已去手,进退路穷,恐无自全之理。
6、《续志》五百赤帻绛?,?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
7、桃核两面以浮雕、镂空等手法刻罗汉十八尊,立者、坐者、诵经者、持法杖者、入定于龛中者、环坐指划而议论者、跣足曲膝者等,生动有致。
8、有五百种姿态,体态逼真,无一雷同,有的肥胖,有的枯瘦,有的圆面,有的颐长,有的白晰,有的苍黄;有的笑容可掬,有的堂目结舌,有若高歌,有若长啸,有若凝神注思,有若厉声呼喊;有若仰观天文,有若俯察地观;有怒眼圆睁者,有瞑目参禅者;有若侧耳静听者,有若闻言欲辩者;有长眉若带者,有短须虬髯者;有击木鱼育经者,有肩负禅杖者,有手执拂尘者;有脚踏芦苇者,有默数念珠者……或坐或立或卧或倚,甚至连衣折条纹清晰分明,无一重复。
9、策杖者高士,应缘漱齿归。
10、丁度根据当时国情,上书皇帝,提出六条建议:一、啬讲读官;二、扩大谏院编制;三、增补荫用大功以上亲属;四、选河北、河东现役军人补充禁军保卫汴京;五、考核州、县官员垦荒政绩,分上下两等;六、凡因公坐罪和罪杖者,听保迁官。
11、罗汉殿里,五百尊罗汉有五百种姿态,体态逼真,无一雷同,有的肥胖,有的枯瘦,有的圆面,有的颐长,有的白晰,有的苍黄;有的笑容可掬,有的瞠目结舌,有若高歌,有若长啸,有若凝神注思,有若厉声呼喊;有若仰观天文,有若俯察地观;有怒眼圆睁者,有瞑目参禅者;有若侧耳静听者,有若闻言欲辩者;有长眉若带者,有短须虬髯者;有击木鱼育经者,有肩负禅杖者,有手执拂尘者;有脚踏芦苇者,有默数念珠者……或坐或立或卧或倚,甚至连衣折条纹清晰分明,无一重复。
12、从这段描述看,镜纹中持杖者应为孔子,持琴者荣启期,钮下一树象征?之野。
13、可以想见在巫政合一、王权神授的良渚文化时代执握此锥形玉杖者,肯定是一位集王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的显赫人物。
14、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15、《礼记-曲礼上》:“献车马者执策绥,献甲者执胄,献杖者执末。
16、其杖罪以下,亦各依数决之,累决笞、杖者,不得过二百。
17、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
18、他身穿有着漏斗形袖子宽宽松松的上等细麻布白色法衣,以执牧杖者的神气,汗涔涔地出现在悬挂着古老光荣之旗427的讲坛上。
19、非悬壶化杖者,孰能更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