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岁:bǐsuì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连年。《管子·枢言》:“一日不食,比岁歉;三日不食,比岁饥;五日不食,比岁荒。”《汉书·卫青传》:“其后匈奴比岁入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朔方,所杀略甚众。”颜师古注:“比,频也。”宋苏轼《祭常山神文》:“而我州之民,比岁飢殍凋残之餘,不復堪命。”明瞿佑《归田诗话·年老还乡》:“元末,天下扰攘,比岁饥饉。”《清史稿·高宗纪四》:“庚申,以甘肃比岁偏灾,免通省民欠籽种口粮仓穀。”2.近年。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宋沉遘《上殿札子》:“臣伏见朝廷比岁置官遣使,自京师达於天下,凡征赋之重、力役之众,有所病於民者,悉宽除之。”★连年。《汉书.卷五五.卫青传》:「其后匈奴比岁入代郡、雁门、定襄、上郡、朔方,所杀略甚众。」宋.苏轼〈祭常山神文〉:「而我州之民,比岁饥殍。凋残之余,不复堪命。」
1、比岁薄宦西南,尝以此劝人,家至户到,往往好读,而琪以讹专讹,中心少宁。
2、癸亥,以东京比岁不登,诏减田租、市租之半。
3、兵者又言:“比岁征伐,军多败衄,盖屯田地寡,无以养赡,至有不免饥寒者,故无斗志。
4、己酉,诏曰:「比岁不登,民多饥穷,又有水旱疾疫之困。
5、又《庄子?逍遥游》有以大椿比岁之句。
6、将以比岁昏子妇,遂以母养付之,得尽游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
7、然比岁不登,家益落。
8、《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年》:“比岁不逞之徒,多以金银市马鬻于?盗,故马直踊贵。
9、九月壬子,诏曰:「荆州比岁不节,今兹****为害,余虽颇登,而多不均浃,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
10、史载:“帝颇事斋醮,廷和力言不可……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世宗“趣内阁撰敕”。
11、比岁旱蝗,盗劫肆扰,选健役百人,教以技击,更番直。
12、成化四年申诸番三岁一贡之令,惟长河西仍比岁一贡。
13、癸巳,历癸卯,比岁不登,公举廪余,周恤里人,至今诵之。
14、而小下则无底之壑,石蹬出齿,盘?霄汉,望之如虹霓,然比岁青羊之冠,凭负以拒汴师者,此也。
15、甲子,以比岁荒俭,大赦,自太元三年以前逋租宿债皆蠲除之,其鳏寡穷独孤老不能自存者,人赐米五斛。
16、明昌四年(1193),章宗要巡幸在塞外的景明宫时,董师中进谏劝止的理由之一就是“况西、北二京,临潢诸路,比岁不登。
17、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又以比岁淮弱黄强,重迟空晚,发议盈廷,图改运道。
18、尽管她已经30岁了,但看上去比岁数年轻。很难判断他到底多大岁数。
19、薛?《澳门记》称:“自嘉靖三十年来,比岁输银厘五百一十有五。
20、比岁弹心教育,为国储才,学府西迁,备极劳瘁,国难未已,倚异实深,遽
21、亦作“比岁不登”。
22、秋七月,诏曰:「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未尽还,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出。
23、杨廷和传》:“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廷和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
24、昭帝纪》:“比岁不登,民匮於食,流庸未尽还。
25、和帝纪》:“荆州比岁不节,今兹淫水为害,馀虽颇登,而多不均浃,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
26、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
27、况西、北二京,临潢诸路,比岁不登。
28、两粤比岁用兵,库藏耗竭,籍以充军饷,备不虞,利二。
29、江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
30、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
31、我们询访村民,村民们说没有听说陈卿在虹梯驻扎,而据夏言撰写的虹梯关铭中“比岁青羊之寇,凭负以拒汴师者此也”的话来看,义军是曾经来过虹梯关,而且还据险打过硬仗。
32、十二月,以福建邵武府比岁境内疫,民死绝万二千余户,所遗田地准以杖罪囚徒耕种输税。
33、九月壬子,诏曰:“荆州比岁不节,今兹淫水为害,余虽颇登,而多不均浃,深惟四民农食之本,惨然怀矜。
34、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又以比岁淮弱黄强,重迟空晚,发议盈廷,图改运道。康曰:上行新政,盈廷衰谬诸臣恐被黜,哭诉慈禧,慈禧信之,致横生阻力,夫复调和之可言。
35、出处唐?李元成《应贤良方正科对策》:“且犹郡邑公选,岩穴敷求,遗寝载怀,比岁临问,伫经术以佐职,相艺能以建官,则古之坐明堂,议衢室,安可以俦清问之深也。
36、宋真德秀《晦翁先生祝文》:“晦翁先生朱文公,比岁以来,先生之祠,遍于宇内,某麾符所至,必敬谒焉,假守三山实忝师帅之责,方将推崇先生之道,以兴士风,而采众言,以为勉斋、黄公续承师训以淑其徒,当侑食焉,涓辰奉安,不敢不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