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批:páng p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在正文旁边写评语。 清 蒋士铨 《临川梦·寄曲》:“这微言妙旨,精详可爱,更夹註旁批笺又改。”
1、旁批指出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点评”部分包括“阅卷点评”和“卷场得分”。
2、不论我有如何强烈的经验,我总能意识到我的一部分在从旁批评我,好像它不是我的一部分,只是一个旁观者,并不分担我的经验,而是注意到它:正如他并不是你,他也不能是我。
3、无眉批和旁批,第一、二回前有总评,均低正文一格抄写。
4、长篇旁批和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差不多。
5、而推动学生借助语言,表达审美感受与心灵体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初评??旁批??总评。
6、杜梅在一旁批评王学义说:“今天是什么日子?
7、旁批:他其实研究把“水滴石穿”改为沥青滴石穿会更有的盼头,甚至可以作为一项家族事业来继承。
8、(读法七七)“作者必大不得时势”(第十七回回评)“作者必遭史公之厄而著书”(第二九回旁批)。
9、在此诗旁批的后面辑录有四位论者的评语。
10、原指写在直行书本的眉头的批语,汉语改为横书后,一般写在横书的旁侧,故亦名“旁批”。
11、快速构思导图结合多种旁批形式和点评,便于你轻松学习、借鉴。旁批:可是糖浆的密度比水大,照理浮力也就大了,这个怎么解释。
12、通过旁批和总批,使学生获取写作的技巧与方法,产生跃跃欲试的写作快感。
13、并在这首词旁批曰:“漱玉(李清照曾著有《漱玉词》)犹当避席,断肠集(宋代著名才女朱淑真词集名)勿论矣。
14、每篇例文都有旁批和简析。
15、也在旁批:“写呆人痴性活现”。
16、’”句下画杠并旁批:“这个同志的态度不对!
17、通过初读,显示学生原先的阅读视界;通过旁批,学生的阅读视界悄悄地改变;通过总评,完成视界的融合。
18、毛泽东在读到《新唐书?刘?传》时,很赞赏刘?犀利俊逸的文风,旁批“起特奇”。
19、他在“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错误”这一句旁批道:“应以此句为主题去批判冯雪峰。
20、有蘅塘退士旁批。
21、旁批:搞不懂他想干吗,没人教他做大事要考虑意义的吗?
22、全称《新镌绣像旁批详注总断广百将传》。
23、毛泽东在读《明史?杨爵传》时旁批了四个字:“靡不有初。
24、其中不少诗作都附有简明扼要的旁批,后面还辑录有评语。
25、刘?传》时,对刘?的策论很赞赏,旁批:“起特奇。
26、旁批点评图释化,一目了然:运
27、旁批就是在文章的旁边作批语。
28、小说评点的体例一般包括:总序、读法、回评、眉批、夹批或旁批、圈点等几部分。
29、开皮豆还时不时闪到一旁吐吐作家的口水,大做麻辣旁批。
30、故脂砚斋在“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旁批道:“奇谈,画尽阉官口吻。
31、旁批:无怪乎说外国人单纯了,这种伎俩在俺们中国已经是OUT八百年了。
32、脂砚斋在他的名字旁批曰:“秒!
33、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庚辰旁批:王夫人是悄言,凤姐是响应,故称“大哥哥”。
34、旁批指出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里;“点评”部分包括“阋卷点评”和“卷场得分”。还没等我把心中的牢骚愤懑一吐为快,若若立马发过来一个奋斗的表情,在旁批注道:我看好你哦。
35、【完全解读】上下对译,字斟句酌;旁批旁注,含英咀华。
36、比较赏析:以旁批、圈点、总评形式,精要评述作文得失,生动指点有创意之路。
37、旁批道:“非常好,我希望它能在全国传唱!
38、在他名字旁批曰:“亦钱开花之意,随事生情,因情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