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途老马:shítúlǎomǎ 基本解释:[anoldhorsewhichknowstheway]比喻熟悉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详细解释:《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后遂以“识途老马”比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但有志读书,我自信为‘识途老马’。”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亦作“识涂老马”。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捫。”又省作“识涂马”。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谓我识涂马,召我来咨諏。”★◎识途老马shítú-lǎomǎ[anoldhorsewhichknowstheway]比喻熟悉某种事情,经验丰富的人★比喻经验丰富的人。典出《韩非子.说林上》。【造句】他是资讯界的识途老马,解决电脑难题的高手。★称经验丰富的人。参见「老马识途」条。《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既承你以我为识途老马,我却有无多的几句话,恐你不信。」★修订本参考资料:称经验丰富的人。见老马识途条。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既承你以我为识途老马,我却有无多的几句话,恐你不信。★01.明.卢象升〈与少司成吴葵庵书画〉其八:「盖某于封疆军旅之事,阅历有年,虽系驽骀,犹然识涂老马。」★释义义参「老马识途」。见「老马识途」条。典源此处所列为「老马识途」之典源,提供参考。《韩非子.说林上》管仲1>、隰朋2>从桓公3>伐孤竹4>。春往冬反5>,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1)管仲:管夷吾(?~公元前644),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初事公子纠,后事齐桓公为相。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为「仲父」,为法家之祖。諡敬。世称为「管子」。(2)隰朋:生卒不详,齐国大夫,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业。諡成子。隰,音ㄒ|ˊ。(3)桓公:?~公元前643,春秋时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襄公弟。周庄王五十一年,以襄公无道,出奔莒。其后襄公被弑,乃归国即君位,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为五霸之首。管仲亡后,怠忽政事,宠幸佞臣,霸业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孤竹: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至热河省朝阳县一带。(5)反:通「返」,回来。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老马识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春秋时,周室衰微,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对内提升国力,对外率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蛮族入侵,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位。据《韩非子.说林上》载,有一次管仲、隰(ㄒ|ˊ)朋随着桓公去征伐孤竹国,由于去的时候是春天,而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冬天,景物变化很大,让他们迷失了回国的方向。正当众人无计可施时,管仲想起老马可以记得以前走过的路。于是挑选了几匹老马,让牠们在前面任意行走,军队跟在后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国。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对情况比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书证
1、他的父亲当年做过生意,在经商方面可以说是识途老马,颇有经验。
2、阿丑犹如识途老马,带着萧寒翻山越岭,来到一座青翠葱茏,烟雾萦绕的山峰。
3、鱼涌是另一个充满特色的地方。不少识途老马都表示,只要小心观看广告招牌和橱窗,定会发现不少令人喜出望外的时尚餐厅,让您在优雅的气氛中品尝各式美食。
4、他的父亲当年做过生意,在经商方面可以说是识途老马,颇有经验。
5、俩人都是识途老马,一路上没碰上什么凶兽便也不加停顿,三个时辰走下来,看看日头已上中天时才停了下,用了点干粮肉蒲后歇息了片刻又继续赶路。
6、他做了几十年的侦破工作,经验丰富,是个识途老马。
7、茅盾《子夜》四:“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