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俗:kuà s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超越世俗。 晋 成公绥 《啸赋》:“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仗气爱奇,动多振絶,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评汇一》:“ 綦毋 拾遗 潜 诗,举体清秀,萧萧跨俗。”
1、以这样的气骨作诗,其诗自能“挺挺自持”、“高风跨俗”。
2、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又何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
3、于是延友生,集同好,精性命之至机,研道德之玄奥,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狭世路之厄亻辟,仰天衢而高蹈,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4、卷上:“其源出於《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5、而陶渊明却有一定的思想原则、精神操守,是一位高风跨俗的耿介志士。
6、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评汇一》:“綦毋拾遗潜诗,举体清秀,萧萧跨俗。
7、因此,他的《斗鸡诗》,也写得“高风跨俗”、非同凡响。
8、晋成公绥《啸赋》:“邈跨俗而遗身,乃慷慨而长啸。
9、在他那颗跳跃了整整九十个春秋的火热的心里,在他始终流淌着的高风跨俗的血液里,镌刻着八个大字:我爱母国,今生无悔。
10、在这种情况下,面对人物苦乐忧思,人生体味,越礼跨俗,情爱隐秘,历史感悟,作者像操握一把手术刀,深深切入带血的灵魂,叙事言情,睹物托情,即事生情,可谓心香泪洒,情挚意切。
11、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12、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上:“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13、仗气爱奇,动多振艳,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14、倘若他自身没有这种“挺挺自持”的气骨,就不能将这类无情之物铸造得如此“高风跨俗”、富有生气。
15、但是,由于作者描写的是一个春江花月之夜,又是怀着追求和满足的心情来描写它,因而这夜景被状写得清幽而不荒寂,有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整首诗也就显得“举体清秀,萧肃跨俗”(《唐音癸签》引殷?语),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清悠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