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陋:shū lò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疎陋”。1.简陋。 唐 张鷟 《游仙窟》:“此间疎陋,未免风尘,入室不合推辞,升堂何须进退!”2. 浅陋,见闻不广。 宋 李纲 《澧阳与许崧老书》:“自古贤智不能自免者多矣。况以疎陋之姿,而值艰危之际,进不量其材力,退遂至於颠隮,罪大謫轻,夫復何道?” 明 李东阳 《送张兵部还南京诗序》:“惟予之譾薄疏陋,据非其地,无绩之可书者,於公兹行寧不大有所感哉?”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昭代典则》﹞倣 朱子 《纲目》例,然详于制度,略于事跡,虽闻见疎陋,而体例尚有可观。”★亦作痚陋。
1、由于本书的研究对象在时间的跨度上上下二千多年,涉猎的范围又相当广泛,限于篇幅,我们在材料和专题的选择上只能精挑细选,而不可能细大不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对专题的描绘和评述也大多只能粗等沟通,点到为止,而不可能详尽地展开,浅薄疏陋,在在皆是。该书兼收并蓄,细大不捐,是先秦思想文化之总结,以儒家为主流,以道家基础,取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舍其消极避世的成分,旁采名、法、墨、兵、农、阴阳诸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同时保存了医学、音乐、天文历法及农业等多方面的宝贵资料。
2、(《潜书?辨儒》)因此,他既批判了道家只重“养生”和佛家但求“明死”的出世思想,又着重揭斥了程朱之学“但明己性,无救于世”的空疏陋习。
3、一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却”字到了鲁迅先生的手里就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支尖锐的投枪,把握这个“却”字,就可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思想感情的脉搏,可谓一字千金,一字千钧,把它给落下了,可谓疏陋之至,是对不起作者的。
4、臣等疏陋,忝当史职,披览《国记》,窃有志焉。
5、见闻之疏陋,体例之舛错,皆所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