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僧:hàn sē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指男僧。《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回:“茹荤饮酒这两件事也难。倒还是俺这比丘尼还有些戒行,他这汉僧们那里管。”
1、汉僧被遣回内地,教法被禁止,门徒有的愤而自杀,有的宣布改宗。
2、相传唐朝时有12名中原汉僧到西域传经,一路翻山越岭、穿越大漠。
3、或穿汉僧之服,或穿藏僧之裙,或服瑜伽士之白衣。
4、碑文没提到东汉僧的国籍和居所情况,因年代久远又无遗址残留,已无法考证。
5、文成公主当时还带去一些佛经和汉僧,并请内地工匠造小昭寺安放觉阿佛象。
6、结果在王权的干预和偏袒下以摩诃衍为代表的汉僧败北。
7、见面,刘湘谈及欲选派汉僧入藏留学,以沟通汉藏文化。下联典指东汉僧人竺法兰,诵经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8、最早的汉僧是谁?
9、从汉僧西行求法的历史上看,朱士行可说是创始的人。
10、相传唐朝时有12名中原汉僧到西域传经,一路翻山越岭、穿越大漠。
11、其僧得梵本,将向西明寺,访得善梵语汉僧顺贞,奏共翻译。
12、汉僧虽然被遣返回内地,但禅宗思想仍对西藏佛教留下了影响。
13、谈次,刘拟选派汉僧入藏留学,以通汉藏之文化友谊。
14、2005年下旬,活佛应汉僧居士等的请求,到京津等地,宏法利生。
15、印僧以莲花戒为代表,汉僧则以摩诃衍为代表,辩论时间约为780-782年。
16、相传,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有汉僧法显等人赴印度求经。
17、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庆吉祥等撰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简称《至元录》)10卷,是元世祖因见西僧经教与汉僧经教音韵不同,疑其有异命两地名德对辩元差而编纂。
18、金城公主多次建议赤德祖丹迎请汉僧和组织他们翻译佛经。
19、时邬夷诸寺都奉行小乘教,规则严肃,汉僧到此不得共处。
20、其中还有一处汉僧寺院--护国寺。
21、此钟系汉僧监铸,是唐蕃之间文化、宗教密切交流的历史见证。
22、为纪念这两名汉僧,喇嘛们原来用黄线缝制法衣,从此改用蓝线缝制。
23、大乘和尚等汉僧被遣返内地,门徒有的宣布改宗,有的愤而自杀,教法被禁止流传。
24、不为名利八风所动,信众供养物,全部用于供养法王或汉僧长住之用。
25、支娄迦谶,中国东汉僧人,佛经译师。
26、汉僧遭到驱逐,重返内地。
27、这时的僧众,有汉僧和于田僧;藏民虽已信仰佛教,但还没有人出家。
28、由喇荣汉僧法会的所有弟子,郑重请求写此文。
29、夫译经馆番汉僧及词臣居士等,不下数十百人,而后一部之经始成,融不过润色其文,非专主其义也。
30、他研究佛学数十载,第一部汉僧佛教著作《沙弥十慧章句》就是他所著。
31、寺内还保存有一口1000多年前由汉僧任清监铸的大钟,上面携刻藏文铭文12句。
32、至十月,喇嘛欲令汉僧学习藏地寺规,要他们住入哲邦寺,每人依止一位师父修学。
33、其一,是8世纪时入藏传播大乘顿悟法门的汉僧摩诃衍。
34、当时在西藏也有不少汉僧,领头的叫大乘和尚。
35、晚年,他又派大臣桑希等四人去汉地取回大量经典并带回汉僧一人。
36、当时翻译的方法,一般是由胡僧口述,汉僧笔录。
37、金城公主也曾致力于佛教在西藏的传播,她也带有汉僧入藏。
38、或说,元以前汉僧受戒并不一定要热顶烧戒疤,至志德法师始为定式。
39、口述,汉僧笔录。
40、又请迦湿弥罗国大德胜友、施戒等,传授戒法,又请汉僧传授参禅修定。赤德祖丹之子赤松德赞在位时,又派巴赛朗等人到长安取经,迎请汉僧。
41、汉僧代表是摩诃衍(大乘和尚),藏僧代表是寂护的亲传弟子噶玛拉西(莲花戒)。
42、刘湘谈到欲选派汉僧入藏留学,以沟通汉藏文化。
43、往求罗汉僧长(常)击钟声,以息其苦。
44、由于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真相,无忧王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增,只当一般佛僧看待。
45、结果汉僧不敌印僧,十分丢脸地败下阵来。
46、本传《译经》凡四卷,记载梁至唐代重要的翻译家,而汉僧占的比例相当大。
47、明代,五台山“番汉僧寺”由同一机构和僧官统辖。
48、倒还是俺这比丘尼还有些戒行,他这汉僧们那里管。
49、作者系进藏学习藏传佛教的汉僧,曾获最高格西学位??拉然巴。
50、从魏晋时期,开始有汉僧,沙门依师为姓,姓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