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盆:lán pé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梵语ullambana(俗语avalambana)的音译省语。即盂兰盆会。佛教徒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追祭亡灵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三·中元》:“孟秋之望,中气之辰;道门寳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八:“ 杭州 风俗闹兰盆,緑蜡金炉梵唱繁。”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七:“絶似 江 南风景地,黄昏细雨赛兰盆。”2. 浴盆的美称。 元 顾瑛 《天宝宫词》之四:“后宫学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农历七月十五日,祭拜祖先、无主鬼魂的仪式。参见「盂兰盆」条。
1、《盂兰盆赋》:“太阴望兮圆魄皎,阊阖开兮凉风?。
2、(另一系统演出本则作夫妇在玄妙观追荐亡灵时,意外重逢,最重相聚。盂兰盆会举行于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徒追荐和超度历代宗亲的佛事仪式。
3、188.杭州风俗闹兰盆,绿蜡金炉梵唱繁。
4、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盆节这一节日。
推荐阅读:盂兰盆
5、这也是盂兰盆会的变相吧。
6、目犍连救母故事源于《盂兰盆经》。
7、兰盆放置最好坐北朝南,可以防止寒流的直接侵入
8、七月十五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
9、飞雁洞佛道社于红?分堂设有灵牌位安奉服务,方便善众奉祀先人;至于观塘总堂则于每个周日上午举行祈福、礼斗及拜忏功德,祈福超幽;每逢星期六、日,梅窝分坛及观塘总堂更会分别举行扶乩活动,协助善众解决疑难。中元盂兰盆会报赛神功,乡民奉祀北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乡俗北帝出游,例必建醮演戏,各坊争扮彩色随驾,作水陆道场超幽,奉神驾环游榄乡大涌水道,在清初已盛极一时,乾隆壬午年及癸未年,通乡所出水色(又叫水嬉),多至十八九座。
10、农历七月十五,僧团三月结夏安居圆满并举办“盂兰盆法会”。
11、大东沟铅锌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中型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克兰盆地内。
12、盂兰盆会是佛教重要的岁节仪规之一。
13、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14、《盂兰盆经》云?「百味五果」。
15、目连救母故事而衍生的“盂兰盆会”。
16、为什么称“盂兰盆会”呢?
17、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
18、盂兰盆会又称中元灯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晚上,渔民祭鬼放“河灯”。
19、以竹?三脚如灯窝状,谓之盂兰盆。
20、」盂兰盆会者,即今大宋翻经者言,此皆梵语讹略也。
21、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2、受钵和罗饭者,正明受盂兰盆供,钵,乃出家人盛饭之器,梵语钵多罗,华方译为应量器,乃僧用六物之一,发轸钞云:「应法之器,谓体色量三者,皆须与法相应。
23、据盂兰盆经所载,佛弟子目?连,以天眼通见其母堕在饿鬼道中皮骨连立,日夜苦痛相续;目连见已,以?盛饭,往向其母,而其母以恶业所感受报,饭食皆变为火炭,目连为拯救其母脱离此苦,乃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遂指示目连於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美味饮食置於盂兰盆中,以供养三宝,仗三宝慈悲力,威神功德力,得救今世乃至七世父母之罪业。
24、佛事活动与节日主要有忏法、盂兰盆会等。
25、也有在十四或十五日晚上泼水饭于十字路口,或请佛教徒办盂兰盆会,俗称赏孤。
26、在这一过程中,百姓对盂兰盆节、中元节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的作用是巨大的。
27、保护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孕含着大量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植物,初步统计有药用植物294种,占保护区全部维管植物68%,常见的种类有:甘草、麻黄、防风、柴胡、益母草、黄芩、香蒲、芦根、穿龙薯蓣、黄精、一叶秋、肋柱花、香青兰、兰盆花等。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艾灸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研究》、《关于骑竹马灸穴定位的初步认识》、《针炳上燃艾治疗周围性面部神经麻痹170例疗效观察》、《苇管器灸耳道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硝酸一叶秋碱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28例疗效观察》、《针刺风池等穴“气至病所”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观?察》、《针刺经络感传与气至病所的临床观察》等30余篇。
28、《盂兰盆》梵名Ullambana的音译。discoverhongkong -文化历史巡礼-盂兰节
29、首先是净坛绕经,即绕诵盂兰盆经。
30、盂兰盆,梵文Ullam-bana的音译。
31、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32、还要在盆会上演讲《盂兰盆经》。
33、盂兰盆节少不了的是盂兰盆舞。
34、浅析盂兰盆会在中国的民俗化
35、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於汝也。
36、皆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题,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的认同。
37、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38、在一个平静阳光普照的苏格兰盆地
39、唐杨炯《盂兰盆赋》:“鼓天地之化淳,作皇王之轨躅。
40、他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
41、看到上图山的一边刻了很大的“大”这个汉字吗?我们猜想在盂兰盆会或其他的日本传统节日中,可能会起火点燃这个部分吧?
42、指盂兰盆供所
43、盂兰盆大斋就是普食的意思。
44、这种冥活多见于盂兰盆会所烧的法船(普渡船)上。
45、目犍连尊者曾经为了救度母亲而于此日斋僧,沿传至今,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弟子恪遵佛制,举办盂兰盆法会,打斋供僧,以此功德回向现世父母消灾延寿,七世父母得以脱离恶道。张君宝整顿太虚观,禁止众徒弟打斋做法事,要各人专心练武,张松溪、俞岱岩不服,并而投靠黑狗帮,预备打劫军钠,却被黑狗帮出卖,幸得张君宝相救,更出手教训黑狗帮,张君宝由是声名大噪。
46、《佛祖统纪》卷三十七记载,大同四年(五三八),梁武帝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
47、五台山佛教史上,僧人曾多次举办水陆道场、无遮大会和盂兰盆会。
48、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
49、旧历7月15日举行的盂兰盆会舞尤其盛行。
50、由是乃着圆觉华严及涅盘金刚起信唯识盂兰盆法界观行愿经等疏钞及法义类例礼忏修证图传纂略。无障碍法界观是观想一切染净诸法,皆是重重无尽的法界,全此全彼,互无障碍;这就是修习普贤境界。
51、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设色者仿佛也。唐时盂兰盆供极为奢丽,往往饰之金翠。
52、关于盂兰(蜡烛):来自于盂兰盆节。
53、原是依据《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因缘而起,最早为梁大同四年(538)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
54、此习俗也得以流传万世,在汉传佛教中,每年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盂兰盆会”,以拔济自己累世的父母六亲。
55、旧云盂兰盆是贮食之器者,此言误也。
56、浴佛节和盂兰盆节是一直流传到现在的节日,腊日虽然消失了,但驱傩活动仍以“跳灶王”等形式变相沿袭下来。
57、因为在节日期间,日本人会回到祖籍和那些活着及死去的亲属团聚,盂兰盆节也有了家庭团聚的因素。
58、静权法师讲《地藏经》、《盂兰盆经》等孝经,常引古人诗文,孝敬父母、师长之教导,世间孝如《文帝劝孝诗》说∶「恩大如天不可忘,恩深何以报高堂,追思父母劬劳苦,罄笔难书泪一行」。
59、平时每天,道士都要做早晚功课,每月二十五日为信徒和华人百姓举行度亡法事,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都举行盂兰盆会,以罗天大醮超度普世幽魂。
60、这就是盂兰盆会的缘起。
61、盂兰会:农历七月初七,是古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佛教徒追念在天之灵的祭日,称“盂兰分会”或“盂兰盆斋”。
62、贮纸钱,承以一竹,……谓之盂兰盆。
63、所举办的斋会,有水陆大斋、盂兰盆斋等。
64、盂兰盆会,也称盂兰盆斋、盂兰盆供。
65、故《盂兰盆经》佛为目连尊者说孝子救母之法,也是后世弟子应行之事,即“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66、目连痛哭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力所奈何,必假十方众僧威神之力,当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为母设盂兰盆斋供佛及僧,始克济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