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采:sōucǎ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搜采亦作“搜採”。搜求采集。《宋书·志序》:“其有漏闕,及何氏后事,备加搜采,随就补缀焉。”《宋书·后废帝纪》:“兴言多士,常想得人。可普下牧守,广加搜採。”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文字》:“许慎特加搜采,九千之文始备。”明宋濂《进<元史>表》:“故上自太祖,下迄寧宗,靡不网罗,严加搜采。”清曾国藩《送江小帆视学湖北序》:“余乃别思一搜采之术,无啟弊之竇,而有补教之旌者。”孙犁《澹定集·烬馀书札》:“非如名人之搜采古物,冒充书法家也。”蒐採:蒐采亦作“蒐採”。搜集。清叶廷琯《吹网录·石林燕语》:“乾隆年,四库舘臣蒐采考异,各附入《燕语》本条之下。”姚椿《南宋文范序》:“乃元明以来,鲜克蒐採,间有述作,鬱而不彰,岂非人不足以任其事,道不足以综其言与?”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顾乃美不自炫,而独蒐採三十年来人物之一鳞一爪,辑録成书,命曰《诗徵》。”★亦作搜采。
1、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
2、惜未获暇日,览江门崖海之胜,极浮天浴日之观,每思披阅志图,识其胜概,而旧志患漫残阙,无足观者,宜乎贤太守之慨然请为厘定也,我观察金公肩其任,延请名彦,商榷增损,搜采备极精严,纲目经纬综于体要。
3、有梁颍川庾仲容略其要会为《子书抄》三十卷,将以广搜采异,而立言之本。
4、以敏求博洽,不应疏於搜采。
5、现将从这两处图书馆所搜采来的十五种别集中的近三百首明词陆续刊布,以飨读者。
6、此外考订天文?地理?名物制度?则往往赅博?搜采方言俗谚?载述诗词遗文?亦颇多参考价值。
7、又补诸家丛刻之遗?编成《校辑宋金元人词》73卷?搜采校订?水平超过前人。
8、例如卷六油头菜条下,他说:“余屡至,皆以深冬,山烧田菜,搜采少所得,至今耿耿。
9、《北江诗话》中,洪亮吉将藏书家分为五等:一:“推本求原,是正缺失”的考订家;二:“辨其板片,注其错伪”的校雠家;三:“搜采异本,补石室金匮遗亡,备通人博士浏览”的收藏家;四:“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旨意未尽窥,刻书年月最所深悉”的鉴赏家;五:“贱焦旧家中落所藏,要求善价于富门嗜书者”、“眼别真赝,心知古今”的掠贩家。
10、搜采金石,平选诗文词,著述传于世。
11、自序说凡唐代“三百年间文集、杂说、传记、遗史、碑志、石刻,下至一联一句,传诵口耳,悉搜采缮录。
12、余于丁丑夏,自观察惠潮量移省会,因飞檄各郡县,搜采志乘,欲于案牍之余,详考风俗之淳漓奢俭,地方之广狭肥硗,以知莅斯土者之繁简难易,而广州郡志则缺焉。
13、于是延硕学之士,开局讲院,搜采编?,而斟酌损益,二公实董其成,阅数月而告竣。
14、缪荃孙《<宋元词四十家>序》:“复为之搜采逸篇,校订讹字。
15、②清代蔡寅《诗证?序》写道:“搜采三十年来人物之一鳞一爪,辑录成书。
16、自己又到宁波卢氏抱经楼、杭州丁氏八千卷楼等处借阅图书,广征博采,精考详核,“搜采繁富至千数百种”,“仿国史馆列传之例,注所征引,排比成文,以是费日力十二年”。
17、自唐徂宋,典册流传,搜采宏富。